清末麻婆煮豆腐 連工包料售八文

此前,在港島某食肆嘗過一道麻婆豆腐,手法頗為正宗,極好下飯,激發我想執筆說說麻婆豆腐。

有關麻婆豆腐的起源,坊間說法很多,早在清末已有相關文獻記載。清人周詢在《芙蓉話舊錄》卷四〈小食〉中記:

北門外有陳麻婆者,善治豆腐,連調和物料及烹飪工資一併加入豆腐價內,每碗售錢八文,兼售酒飯,若須加豬、牛肉,則或食客自攜以往,或代客往割,均可。其牌號人多不知,但言陳麻婆,則無不知者。其地距城四、五里,往食者均不憚遠。

這個陳麻婆的名字已經不可考,大概是因為她臉上有麻子,所以給人戲稱「陳麻婆」,其豆腐遠近馳名,又沒有名字,所以人人俗稱「麻婆豆腐」。由於她擅長烹調豆腐,所以不少人都會「來料加工」,自攜肉類前往。

另外,這條文獻資料還有兩處可以留意,客家「來料」,既有豬肉,也有牛肉,所以麻婆豆腐的主角是豆腐,肉類只是佐料。而且,《芙蓉話舊錄·小食》也記「亢姓辣子麵」,極受老百姓歡迎。他們除了購買麵食,也會特意購買店家的辣子作家常調料,可見川人之好辣。因此可推而想之,陳麻婆的麻婆豆腐味道大致與今日差不多,不過其工藝應該未必有今日川菜之工巧。

至於周詢的生平,記載其實不多。從《芙蓉話舊錄》的〈自序〉下款「中華民國二十五年丙子冬逢廬老人識」推知,周詢應該晚清時人。而他記之「陳麻婆」是其親眼所見,所以可以推論麻婆豆腐應該是清末時期的產物。

作為麻婆豆腐「主角」的豆腐,又怎可不談?據說,它是由《淮南子》主編西漢淮南王劉安發明,但筆者對此並不認同。無論如何,可以肯定的是,豆腐在宋代已經十分普及,上至皇家貴族,下至平民百姓,都會食用。

到了清代,豆腐的製作工藝更分為南北兩派。北方地區,一般以鹽滷製豆漿,使其成型為豆腐,時人稱之為「老豆腐」;南方地區,則以石膏製作,其質感輕盈滑嫩,故時人稱之為「嫩豆腐」。今人常有麻婆豆腐該用「老豆腐」還是「嫩豆腐」之爭,筆者按理推想,大抵陳麻婆當年應該是用「嫩豆腐」的。不過,其實兩種各有好處:「老豆腐」一般較硬身耐火,而且氣孔較多,所以較易吸附調料的味道;反之,「嫩豆腐」贏在滑嫩,雖不受火,但勝在絲滑細緻,可以一口滑進喉嚨。

豆腐在清代普及的情況,就像梁章鉅《歸田瑣記》卷七所說︰「今四海九州,至邊外絕域,無不有此。」而且,豆腐也不一定是「Cheap嘢」,也可以是貴族的「標配」食材。清宮內務府記錄皇帝和皇太后每日用膳情況的檔案《膳底檔》中,也記了乾隆的一道菜餚——羊肉炖豆腐。而在《國朝宮史》記錄的皇帝等皇族日常食物的定制,也列明每天要有「豆腐二斤」,可見豆腐在清代的普及情況。

 

 

 

*此文曾刊載於《文滙網》,2023-03-16。